- 家庭教育
-
博士说:“好的家庭就是一所好的学校,好的家长就是孩子一生的班主任,今天博士用大数据告诉你:哪些家庭的孩子会更优秀(数字化,建议收藏!)”
很多家长千方百计,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个好学校。但好家庭就是一所好学校。与其大费周折让孩子择个好学校,不如从身边做起,给孩子办个好学校。有调查数据显示,善于听取孩子意见的家庭,正能量多的家庭,孩子则会更优秀。
善于听取孩子意见的家庭,孩子更优秀
数据显示,“会听取孩子意见”的家庭,子女成绩优秀的占39.11%,而子女成绩较差的比例仅为19.90%。
面对教育分歧,父母选择“私下再协商”的家庭,其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高达76.10%,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家庭选择比例仅为11.98%。
父母情绪越正向,子女优秀比例越高
家人间的情绪理解与反馈不容忽视。调查显示,家庭成员间对情绪的理解和反馈越好的家庭,其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越高。
如当父母情绪不好时,“能感受到家人支持和关心”的家庭,其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最高,为74.12%,而冷漠、疏离的家庭中,如“不如不说,说了更闹心”和“说了他们也不能理解”,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仅为12.48%和5.41%。
父母经常读书看报,孩子更优秀
数据显示,“阅读型”家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更高。闲暇时父母经常“读书看报”的家庭中,其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31.31%,高于“看电视、玩电脑、手机”(27.43%)、“朋友聚会、打牌娱乐”(24.90%)等家庭。
调查还发现,学业水平较高的小学生,课外阅读的时间也相对更多。由此看来,为孩子创设良好的“阅读型”家庭氛围对小学生学业成长的意义不言而喻。
家人共进晚餐,孩子普遍更好
数据显示,选择“从不”、“偶尔”和“经常”组织家庭娱乐活动的家庭,成绩优秀的小学生比例分别为17.74%、27.35%和39.19%。
进一步对每周家庭成员共进晚餐的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,优秀的学生家庭,“几乎每天”和“每周2-3次”家人共进晚餐的比例均高于差生的家庭。
会管理零花钱的孩子,个人水平更高
自主管理能力高的孩子水平表现更高。数据显示,当问及小学生“兴趣班是怎么选的”,能表达自己喜好愿望、独立做出选择的小学生(“我自己选的”)和能与父母商讨听取父母意见的小学生(“父母和我商量的”),成绩优秀的比例相对“同学上,我也上”、“父母决定的”的比例高两倍。
孩子是否做家务,反差比较大
通过数据可知,自理能力强的小学生学习能力也强。并非把所有的时间都留给孩子学习和休息才是明智的选择。那些认为“只要学习好,做不做家务都行”的家庭中,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3.17%,而持有“孩子应该做些家务”观点的家庭中,此比例为86.92%,两者相差悬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