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时代管理方式与旧时代管理方式相比,是思维方式的颠覆与跨越。对于员工效率低下、执行力差的问题,旧时代的管理思维将其归结为“员工态度、能力与工作方式”,新时代的管理思维则归结为“员工思维、能力与治理方式”。前者将症结聚焦在员工身上,后者将症结聚焦在管理者身上。
疑惑
带着“反复出错,执行力低下”的疑问,春节假期后的第二周周六下午15:00,张总和谭总两个老朋友又在咖啡馆会面了。简单的新春祝福之后,他们迅速转入了正题。
张总:现在,管理团队习惯做对的事,工作是顺手了,但执行层面的问题仍然很多,典型事情是“同样的问题反复发生,基层执行力低下”。
谭总:还是举两个例子让我感受一下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吧。
张总:我就从工伤和设备故障两个方面介绍吧。三车间9年工龄的老工人王波春节前7天不慎脚踏空掉入链板机,粉碎性骨折,现在还躺在医院里;春节后第5天,新工人李淼用液压车拖包材,左脚四个指头被液压车轮子压伤了。每年七八九这三个月是销售淡季,设备好像不出故障,春节前后是销售旺季,设备往往不争气,动力车间故障最为明显,几乎月月跳闸。
礼物
谭总:我记得你第一次找我之后,回去就全面梳理了岗位职责和作业标准,是标准没有被执行,还是标准不方便执行?
张总:我听不懂你的意思。
谭总:员工重不重视标准,有没有意愿执行标准,是问题的一个方面;标准好不好用,是否方便被员工使用,是另一方面。
张总:我们从来没有从是否方便员工使用这个角度考虑问题。
谭总:这是一个容易被管理者忽视的盲区。管理者习惯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,不习惯从员工的角度看问题。如果你从员工的角度看,标准条款繁多,密密麻麻的文字,很难理解与记忆,不能被理解与记忆的标准能得到执行吗?这叫降维思考与分析。
张总:看来,有标准还不够,需要将标准调整到方便员工理解与记忆才行。
点是方便理解,理解了可促进记忆。另外,有些管理工具可以减轻员工的记忆负担。
张总:怎样才能方便员工理解呢?
谭总:有没有留意一些机场卫生间门背后张贴的作业标准与检查记录表?清洁标准以图片的方式展现,直观醒目,几乎没有文字,清洁工识字不多,这种图片式的作业标准是不需要培训的,照着做就是。图片张贴在作业区域,一看就明白,还需要记忆吗?
张总:啊,我明白了,这方面我们过去确实缺少关注与思考。
谭总:送你三句话:“不要考核员工的理解力,不要考核员工的记忆力,不要让员工咬牙工作。”这叫升维解决问题。
●不要考核员工的理解力,就是要将标准整到一目了然,方便理解。写标准尽可能地使用图片与图表,少用文字,能归序的用流程图和图表结合的方式编写。这里“图”既可能是图片、照片,也可能是图表,也可能是二者相结合的方式。不能归序的就归类,归类时也尽可能使用图表呈现方式。图表呈现方式直观,结构逻辑清晰,方便理解。
●不要考核员工的记忆力,高度目视化可以省去员工记忆,判断正误一目了然,如何操作一目了然,如何纠正一目了然。做一目了然的管理,让复杂问题简单化。
●不要让员工咬牙工作,是指尽可能地采用防呆措施,自働化、愚巧化和智能化措施,让员工出错都变得困难。电视机和电脑都有很多插口,使用者会出错吗?它们的插口设计让出错成为不可能事件。现场有很多类似的机会点。
张总:您讲的都是不一样的思考角度,让人豁然开朗。
谭总:执行力差是一个伪命题,是管理者站在高处看员工行为的结果。如果管理者从方便员工理解与执行角度出发,情况就不一样,是管理者的管理方法不够好,造成员工易出错,执行困难。
张总:看来,“一次做对”像“做对的事”一样,看似简单,落地却大有学问。
谭总:让我们回到“旧时代管理=迎合+恐吓”与“新时代管理=策划人+教练+受托人”这个最初的话题上来:旧时代的管理方式体现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雇佣关系,是“命令—控制”领导式;新时代的管理方式体现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合作与共同发展关系,是“教练—激励”领导式。
新时代管理方式与旧时代管理方式相比,是思维方式的颠覆与跨越。旧时代的管理思维将员工效率低下执行力差归结为“员工态度、能力与工作方式”,新时代的管理思维将员工效率低下执行力差归结为“员工思维、能力与治理方式”。前者将症结聚焦在员工身上,后者将症结聚焦在管理者身上。
我们可通过一组公式来对比一下:
员工效率=员工态度×能力×工作方式 (1)
员工效率=员工思维×能力×治理方式 (2)
员工思维受管理者引导和企业文化引导,员工能力需要管理者提供支持与培养,员工治理方式更是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与提升。公式(2)诠释了管理者对员工效率和基层执行力承担着重要责任,抱怨员工素质差不如改善管理方法。
张总:您以上介绍,信息量很大,我很受启发,这正是团队需要的,我担心自己宣贯时挂一漏万,您能亲自到公司授课与辅导吗?
谭总:刚好最近1~2个月比较空闲,我们从下个月开始,行吗?
张总:太好了,这是你送给我和团队的新春大礼物,万分感谢!
举一反三
谭总的课程诙谐幽默、富于哲理,果不出所料,震憾全场。为方便张总推进“一次做对”的管理变革,应张总之邀,谭总安排助手小王每月现场辅导3天。
张总的变革渐入佳境,受谭总启发,他从“设备”视角思考对设备运行管理的进行责任优化,为设备找到了“主人”。过去不合理的分工和过多过细的分工,从上往下看,好像事事有人负责,设备维保多人负责等于没人负责,设备处于没有“主人”状态,这是造成设备故障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张总还将移动互联、智能传感和移动点检等新技术应用于设备健康诊断。一年来70%以上设备无故障运行超过半年以上。这些,在一年前,简直不可思议。
意外的收获是,一年来干群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,90后、00后成为了企业创新的主力,这一代“追求自我,张扬、不拘陈规”青年人成为“自我实现,不拘一格改善创新”的生力军。
一次做对的要点
深冬夜晚,窗外寒风呼啸,坐在书房的张总回顾一年来推动“一次做对”的点点滴滴,心潮澎湃,于是提笔写下以下五个要点:
一次做对是执行层面问题,行为主体是基层员工,责任主体是中高层管理人员。
管理者不应抱怨员工素质差,而应该努力去改善管理方法。
员工效率=员工思维×能力×治理方式
员工工作效率受员工思维、能力和员工治理方式影响,而这些领域管理者大有可为。
将员工思维引导到自主自发工作,管理者可实现无为而治。
当我们在改善员工治理方式之后,你会发现“没有落后的员工,只有落后的管理方法”。“员工执行力不好”是个伪命题,症结不在员工,而在于管理者以及管理者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方法。
抛弃“命令—控制”领导方式,拥抱“教练—激励”领导方式之后,“90后、00后不好管”也是个伪命题。
移动互联和智能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。
写以上五条之后,张总感觉意犹未尽,思绪忽而飞到从前,忽而锚在当下。他在想,我过去怎么就不开窍,只站在自己角度思考,不懂得站在员工角度思考?!每当增加一个思考维度,就好像打开了观察世界的另一扇窗户,看到山外有山是不够的,山的尽头是海。
“山外是海”,他自言自语道。回想到五年前,曾粗鲁挑战顾问师指导,他感到羞愧,那是一种知识贫乏的固执,思维狭隘的傲慢,他用拳头敲打着自己的胸口。他想,离职的于强经理不知道是否已醒悟,他还好吗?
空气中,弥漫着王总的味道。他想,王总离职是公司的一大损失。老板感觉到张总踌躇满志,多了几分自信,少了几分谄媚。他想,我应该给张总一些新的挑战。